为增强学术氛围,提高科研课题申请书撰写质量,1月8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包崇云教授应邀到口腔医学院开展题为“从口腔临床问题到行业现状的思考与立项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在行政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王永主持,副院长唐正龙、各科室科研教学负责人、科研骨干、研究生、规培生等参加。

讲座上,包崇云教授围绕体内骨组织工程与颌骨缺损修复与咬合重建的研究:牙槽与颌面种植外科;口腔行业现状调研与服务新模式探索:口腔疾病分级诊疗应用示范;生产方式与人类健康:栽培性食物的矿物组分变化对牙与颌骨发育的影响;基金申报粗浅体会: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解析等方面进行阐述。讲解过程中,他结合自身撰写经历和申请书典型示例,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立项研究思路。此外,包崇云教授分享了他深入基层,对各地区口腔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数据,对学院师生的临床及科研有极大参考价值。随后,包崇云教授与口腔医(学)院科研人员现场交流、答疑解惑。
王永做总结,指出此次讲座有很强的实用性,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将理论融入实践、指导实践。唐正龙指出,包崇云教授对师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主讲人简介:
包崇云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牙槽与颌面种植外科博士点创建人。口腔外科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荷兰顿特大学组织再生访问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牙学院客座教授(Faculty member)。中组部第15批博士团成员,挂职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综合)挂职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获四川省公共卫生先进个人称号,云南省基层专家工作站专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口腔材料学》副主编。主持6项国家自然基金及多个省部级基金,开展以材料骨诱导为基础的体内骨组织工程与颌骨修复重建的相关机制与临床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十三五重点专项2个课题、科技部惠民计划、支撑计划等系列项目,探索口腔分级诊疗、主动口腔健康服务模式。已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12人,硕士22人,发表论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