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成长共同体”的构建,10月14日,我校“杏林医语”辅导员工作室举办了第五期辅导员沙龙,全体辅导员参加。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医学影像学院辅导员李丹以“印·暨”为主题,向大家作了她今年上半年参加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项目在暨南大学的分享。李丹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熟是经验,巧是创造”“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三个方面,以故事叙述的方式,向在场的辅导员们分享了她在暨南大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她认为,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敢于突破工作中的固有思维模式;然后,在做好常规学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进而进行探索创新。要把学生工作项目化、系统化、品牌化作为辅导员工作探索和尝试的方向;要遵循学生成才规律,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努力打造有内涵、有成效、有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

辅导员第四期“梦醒十分”宣讲试讲。食品科学学院辅导员周玄、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孙晓宇、法医学院辅导员郑艳华三位老师,依次以“换位思考 律己宽人”“我的未来不是梦”“校园是艾滋病的重灾区”为主题,结合理论和现实,运用案例和数据进行了精彩的宣讲展示,参会的辅导员分组对上述老师的宣讲逐一发表意见,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
辅导员沙龙是“杏林医语”辅导员工作室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辅导员“成长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将长期持续开展,增进辅导员交流合作、扩宽视野、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