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专题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专题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国际人脑研究与神经科学前沿论坛

日期:2025-10-30 作者:孙宝飞 来源:基础医学院 对外合作交流处 点击:

10月28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国际人脑研究与神经科学前沿论坛在贵州医科大学道德讲堂举行。本次论坛由贵州医科大学、中国解剖学会人脑库研究分会联合主办,贵州省教育厅功能与疾病人脑组织库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学院等承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禹文峰出席论坛并担任会议主席,副校长潘卫东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欧洲科学院院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名誉教授Dick Swaab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国家发育和功能人脑组织资源库主任马超、浙江大学教授/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常务副主任包爱民、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Jim Manavis等来自国内外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以及我校和附属医院脑科学领域教师、研究生、部分留学生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禹文峰主持。

潘卫东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探索大脑的奥秘是生命科学的终极疆域,贵州医科大学作为扎根西部的高等医学学府,已将脑科学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并系统构建了服务于人脑资源保藏与临床转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他期待本次论坛能汇聚全球智慧,共同应对脑疾病挑战。

马超教授强调,我们正处在一个神经科学迎来爆发性突破的伟大时代。他呼吁各方携手,加强在人脑组织库等基础平台上的共建共享,凝聚共识,催生更多跨学科、跨地域的创新合作,共同破解脑科学的未解之谜。

在主旨报告环节,Dick Swaab教授以“Netherlands Human Brain Banking”为题,分享了其在人脑库建设与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宝贵经验与深刻见解,为论坛带来了国际前沿视角。

论坛设立了研究生分论坛,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研究生与我校研究生,共同围绕“人脑研究与神经科学”主题,通过口头汇报和壁报展示等方式,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考。

本次论坛作为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脑科学和脑疾病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度融合。除主旨报告外,论坛还设立了“人脑组织库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论坛”,围绕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环路机制等前沿方向开展深入研讨,并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展示搭建了高水平平台。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深化中国与东盟乃至全球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双边及多边合作构筑了桥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持续聚焦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需要,共同构建中国人脑组织库网络,加强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必将有力推动规划脑科学与脑健康领域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发展策略,为提升全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智慧与力量。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隐私说明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