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校园文化 > 师生风采 > 正文

官志忠:执着追求目标的科研人

日期:2018-07-13 作者:曾帅 丁全林 来源:贵州日报 党委宣传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晓芬 点击:

   

提要

近40年坚持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把贵州1500万氟中毒受影响人群的福祉扛在肩上,对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具有国际权威,率领本土医学科研团队扎根贵州,迈向世界医学科技高峰。他是贵州医科大学教授官志忠,也是2017年“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贵州首批省管专家和核心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际氟研究学会第一副会长、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66岁的官志忠早已荣誉等身、成果累累。

不过,众多的荣誉却没有让官志忠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至今,他还仍然坚持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

40年来,他专注于地方性氟中毒研究,带领团队以贵州省燃煤型地氟病区人群、慢性氟中毒动物及染氟细胞模型为综合性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分子发生机制、病理损害、早期诊断、以及临床防治研究,为我省控制、治疗地方性地氟病做出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他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也具有国际权威。

正因如此,2017年12月,官志忠荣获了2017年“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贵州百姓远离地氟病所带给他们的折磨”

藏蓝色T恤、浅蓝色牛仔裤、休闲鞋、国字脸、浑厚的嗓音、乌黑的头发,初见官志忠感觉和邻家和蔼伯伯并无区别。

唯有说到地氟病、阿尔茨海默病时,那一副长方形眼镜下炙热的双眼和一句句精彩论断才让人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

1974年,官志忠被推荐至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医疗系学习。

1977年,官志忠以全年级毕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病理学教研室留校任教。

1982年,官志忠成为了贵州医科大学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这就是官志忠本硕求学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都蕴含着他对地氟病研究的因与果。

“最早接触到地方性疾病是在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时候。”官志忠说,那时,贵州有三大地方性疾病,地氟病是其中之一。

“主要从事地氟病研究是我硕士研究生进入学习阶段并定了课题研究方向开始的。”官志忠回忆道。

谈及为什么要研究地氟病,官志忠的话匣子打了开来。

官志忠介绍,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一直从事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地方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地区等数据,常常要到贵州各地进行调研走访。

走访中,他发现,地氟病对于贵州百姓危害极大,有些孩子因身患地氟病甚至造成畸形,这么小就要受到病痛的折磨让他心中颇为难受。

“过去,贵州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是全国‘重灾区’。”官志忠说,氟斑牙、氟骨症是贵州比较典型的地氟病病症。“笑不露齿”“有气无力”是对这两种典型病症的最好形容。

当时,全省88个县(区)有37个县(区)有氟中毒病情,受影响人口达到1500万人,超过全省三分之一人口。

官志忠表示,正是通过耳闻目睹,了解到地氟病对贵州百姓带来的危害,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贵州百姓远离地氟病所带给他们的痛苦。所以,他就把地氟病选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就是近40年。

 

“研究地方病就要去发病最严重的地区,这样的科研才会有成效”

确定了目标就要朝着目标不断奋斗前行。在贵州,地氟病发生大多在山区,而且越偏远的地区地氟病越严重。

得知这一情况,重新入学的官志忠便积极走访贵州地氟病发生比较严重的毕节、水城等地区。

那时的公路还不像现在这般四通八达,官志忠经常需要倒几班车才能抵达,而且有时甚至还需要乘坐拖拉机辗转才能到达目的地。

官志忠说:“医学科研需要了解病人病情如何发生。而且,研究地方病就要去病发最严重的地区,这样的科研才会有成绩、有效果。”

正因如此,官志忠成了贵州地氟病地区“路路通”,只要是去地氟病病区,到哪里走哪条路最快捷、坐什么车最方便,他都了然于胸。

       

       

也正是凭着对地氟病的深入研究,官志忠找到了贵州地氟病发病因素及病理损害途径。同时针对地氟病全身损伤发病机制提出了氧化应激学说,这一学说,至今仍是对地氟病多器官病理改变的主要解释机制。

从调查病因及流行程度到认识病理损害、从探讨发生机制到实施临床防控及药物治疗;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从郁郁葱葱的青涩少年到地氟病研究的“泰山北斗”。

官志忠把自己的科研重心全部放在了地氟病研究上。一路走来,官志忠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官志忠承担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12项,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点)项目3项、科技部973前期重大专项1项、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3项、贵州省重大项目3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总影响因子300余分、在SCI收录杂志上被他人引用2500余次,其中被“自然(Nature)”“柳叶刀(Lancet)”等国际顶级杂志引用68次。

获得科技成果奖17项,包括贵州省最高科技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均为第一获奖者。

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或参编国内外著名专著4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参编4部。

       

“我的秘诀就是两个字——执着”

 

从事研究近40年了,很多人都好奇,官志忠的研究为什么总能创新?

“我的秘诀就是两个字——执着。”官志忠说,不光是对科研的执着,更要对自己所定目标执着。

时间回到1991年,那年,官志忠受教育部公派到国际一流高校——瑞典卡罗琳斯卡医科大学(医学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所在高校)进行博士、博士后的学习并开展医学研究。

“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兴奋极了,心想着去了之后如何能把地氟病的研究上升一个台阶。”官志忠说,不过,去了之后才发现欧洲并没有地氟病情,病都没有,谈何研究?

一段时间,官志忠的地氟病研究处于缓慢前进甚至于停滞状态。

官志忠说:“不仅是我,身边也有一些同学、同事面临科研转型的问题。”

渐渐地,他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同事都放弃了原有研究方向,转而攻坚新课题。

“那个时候心里特别着急,眼看着前面的研究要半途而废,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无法达成!”官志忠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官志忠还是跟随导师做起了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研究。

旁人看来,官志忠这是要准备“另起炉灶”,但官志忠心里却有别的打算。

官志忠表示,虽然暂时偏离了原来的研究方向,但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思路有相通性,完全可以将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的思路用到地氟病上。

如是想也如是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官志忠就一直把国外研究机制和先进理念用在地氟病的研究上,至今从未间断。

正是凭着这一份执着,才让官志忠在地氟病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在外研究还是有很多局限和束缚。

2006年,培养官志忠的母校向他伸出了回乡带领团队实现更大科研突破的橄榄枝。

官志忠想都不想就辞去了瑞典卡罗琳斯卡医科大学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回到母校。

要知道,那时的官志忠通过自己的努力,早已成为该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目组负责人,而且回来所拿的年薪跟国外差了10倍还不止。

从世界一流的院校回到了家乡院校,难道官志忠就没有一丝后悔?

“做科研不就是要学以致用,然后把自己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而且,回来更有助于我研究、解决地氟病的其他问题。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后悔?”官志忠的回答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正是这份对科研、对既定目标的执着,不仅让官志忠在地氟病的研究上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专家,也让他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具有国际权威。

       

“我一个人强不算强,大家强了才算强!”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从事科研的第一天起,官志忠就深知,科研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建立人才团队。

“我一个人强不算强,大家强了才算强!”官志忠说。

于是,从1998年开始,官志忠团队便致力于贵阳医学院医学博士点申报工作。

2003年,贵阳医学院医学博士点申报成功,成为截至目前贵州省唯一一个医学博士培养点。

贵州医科大学神经退变性疾病研究室主任肖雁教授是官志忠2006年全职回国后带的第一届博士生。

在肖雁眼中,官志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官老师从瑞典一回来,时差都不倒就直接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肖雁说,除此之外,官老师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以及对科研创新的追求都让她以及整个团队受益匪浅。

正是受到官志忠的影响,官志忠所带领的团队中有11人晋升为教授、1人获省优秀青年科技骨干、3人任二级学院领导,9人为学科学术带头人。

不仅如此,从教近40年,官志忠还为贵州医学界培养了80余名博士后、博士、硕士。

       

同时,在他的推动下,创建并验收通过“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贵州省地方性及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基地”、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地方病及民族区域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贵州省区域性常见疾病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及院士工作站、建立贵州省“留学报国服务贵州基地”等一系列科研平台。

如今,官志忠率贵州研究团队冲出亚洲、所研究方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得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不仅扩展了贵州医学界的国际合作能力,更提升了贵州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部分图片来源于学校党委宣传部)

来源链接地址:http://szb.gzrbs.com.cn/gzrb/gzrb/rb/20180713/Articel05002JQ.htm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隐私说明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